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凡是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对标准化工作都十分重视,因为能给工业带来质量、效率和效益。吹塑模具是专用成形工具产品,虽然个性化强,但也是工业产品,所以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
中国吹塑模具标准化体系包括四大类标准,即:吹塑模具基础标准、吹塑模具工艺质量标准、吹塑模具零部件标准及与吹塑模具生产相关的技术标准。吹塑模具标准又可按吹塑模具主要分类分冲压吹塑模具标准、塑料注射吹塑模具标准、压铸吹塑模具标准、锻造吹塑模具标准、紧固件冷镦吹塑模具标准、拉丝吹塑模具标准、冷挤压吹塑模具标准、橡胶吹塑模具标准、玻璃制品吹塑模具和汽车冲模标准等十大类。目前,中国已有50多项吹塑模具标准共300多个标准号及汽车冲模零部件方面的14种通用装置和244个品种,共363个标准。这些标准的制订和宣传贯彻,提高了中国吹塑模具标准化程度和水平。
吹塑模具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吹塑模具技术标准的吹塑模具标准件的生产和应用以及有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等工作。中国吹塑模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力度小,因此吹塑模具标准化落后于生产,更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国外吹塑模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吹塑模具标准化工作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吹塑模具标准的制订、吹塑模具标准件的生产与供应,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而中国吹塑模具标准化工作只是从“全国吹塑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后的1983年才开始的。目前中国已有约2万家吹塑模具生产单位,吹塑模具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工业生产要求相比,尚很不适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吹塑模具标准化程度和水平不高。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进口吹塑模具国产化工作的发展以及三资企业对其配套吹塑模具的国际标准要求的提出,一方面在标准制订方面注意了尽量采纳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包括采纳先进企业的标准;另一方面许多吹塑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除按中国标准生产吹塑模具标准件外,同时也按国外先进企业的标准生产吹塑模具标准件。例如日本“富特巴”、美国“dme”、德国“哈斯考”等公司的标准已在中国广为流行。
吹塑模具行业中经常提到的“吹塑模具标准化程度”概念比较复杂,有别于机械行业中常用的“标准化程度”。后者一般可以用标准件采用率来衡量,而前者往往是指“吹塑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由于中国吹塑模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吹塑模具标准件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工作也比较落后,因此,吹塑模具标准件品种规格少、供应不及时、配套性差等问题长期存在,从而使吹塑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一直较低。近年来虽然由于外资企业的介入,比例已有较大提高,但总的来说还很低。据初步估计,目前这一比例大致为40%至45%之间。而国际上一般在70%以上,其中中小吹塑模具在80%以上。由于中国吹塑模具企业的性质和所在的地区不同,吹塑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存在很大差异。三资企业要比其它企业高,南方的企业要比北方的高。这在江苏表现得最明显。江苏集中了大量的三资企业,他们带动了其它企业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因而江苏的吹塑模具企业吹塑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远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吹塑模具企业。贯彻吹塑模具标准,采用吹塑模具标准件,不但能有效提高吹塑模具质量,而且能降低吹塑模具生产成本及大大缩短吹塑模具生产周期。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采用吹塑模具标准件可使企业的吹塑模具加工工时节约25%-45%,能缩短吹塑模具生产周期30%-40%。随着工业产品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快周期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市场经济中的快速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吹塑模具生产周期显得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吹塑模具标准化的意义更为重大。